中新网扬州7月20日电 (记者 崔佳明)20日,扬州市营商办、扬州市工商联共同举办2023上半年扬州市民营经济营商环境满意度调查评估报告新闻发布会,通报了该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和民营经济满意度调查评估结果。扬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锴竑说,报告不避丑,向问题亮剑,是一份好的调查评估报告。
7月20日,扬州市召开2023上半年扬州市民营经济营商环境满意度调查评估报告新闻发布会。
近年来,扬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连续三年以“营商环境”为主题召开新春第一会,连续十年出台服务企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的“2号文件”,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擦亮“好地方、事好办”金字招牌。良好的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可靠保障。为客观掌握近年来扬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所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短板问题,探寻优化营商环境的对策,进一步提振民营企业投资的信心,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扬州市工商联开展2023上半年扬州市民营经济营商环境满意度调查评估。
扬州市工商联主席戴凌云在通报2023上半年扬州市民营经济营商环境满意度调查评估报告时说,扬州市工商联组织全市6县(市、区)对调查问卷进行了填报。调查问卷通过全市工商联系统、商会组织等公开调查问卷链接向民营市场主体进行发放,总计回收1901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816份。
本次调查问卷共有124个问题点。调查评估报告显示,民营企业从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和人文环境五个方面反映的主要问题分别是:“政策都是针对大企业,对中小微企业关注不够”“了解政策的渠道少,不知道在哪儿找政策”以及“申请享受政策提交材料太多,手续繁琐”;“获得生产用地指标更难”“后疫情时代,厂房、柜面租金等经营成本有较大幅度增加”以及“市场上同类企业为抢占市场低价竞争”;“需要提交的材料过多”“没有做到‘一站式’服务,办一件事需跑多个部门”以及“涉企APP太多,网上办事流程也很复杂”;“小微企业享受不到什么法律服务”“执法时基本都是处罚,很少提供指导和建议”以及“政府部门怕担责任,层层加码,对企业从严监管”;“工资成本高”“招不到足够的工人”以及“中高端人才稀缺”。
同时,调查评估报告也显示了民营企业最期待的优化营商环境举措。其中,在政策环境方面,民营企业最为期待的举措包括:“出台政策前多调研走访,让政策真正接地气”“多制定一些帮助中小微企业的政策”“简化政策兑现的手续”“保证政策稳定、连续”“构建一站式政策发布、申请平台”以及“惠企政策能够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精准送达”。在政务环境方面,民营企业最为期待的举措是:“提高基层办事人员业务水平”“提高税费缴纳便利性”“及时公开、宣传相关政府规划、决策等”“涉及多部门事项可以一个窗口联合办理”以及“推行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全网通办”。
陈锴竑表示,“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和民众说了算。今天,民营经济满意度调查评估项目组、商会、企业家和相关部门开展了‘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大家讲的都很好,很多意见建议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吸纳落实。”
“营商环境已成为扬州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要打造的一张最亮的名片。扬州市工商联多年来一直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营商环境政策的宣传员、问题的‘侦查员’,也是诉求的‘快递员’,今后,希望进一步发挥你们的优势,把各方力量汇聚起来,为扬州这个好地方事好办和扬州的营商环境增添新的力量。”陈锴竑说。(完)
中新社柏林7月20日电 题:探访德国柏林少林寺
中新社记者 马秀秀
挥拳、抬腿、舞棍......近日在德国柏林少林寺,卡特琳·施瓦伊格(Katrin Schwaiger)一招一式做得有模有样。在德国出生、奥地利长大的她,如今每两周需要穿梭于柏林和慕尼黑之间。只要在柏林,她每天都会到少林寺报到。
“我在少林寺已经学习一年多了。”她告诉中新社记者,包括气功、太极、功夫等在内,柏林少林寺目前开设的所有课程门类她都在学习。在柏林少林寺不仅锻炼身体,还让她领悟到生活的哲学与智慧,“感觉非常棒。”
图为7月13日,卡特琳·施瓦伊格在柏林少林寺练功。 中新社记者 马秀秀 摄
德国柏林少林寺成立于2001年7月,是中国嵩山少林寺在海外的第一座分寺,如今坐落于柏林联邦大道215号。与印象中的少林寺古刹不同,柏林少林寺由一家舞蹈学校改建而来。古香古色的中式建筑含两层楼舍,每层各有一间练功房,练功房中有红灯笼、佛像、字画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装饰。
探访当日,柏林少林寺对外张贴课程表上的一句话映入记者眼帘:“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这句出自《道德经》的话被翻译成德语,让过往人群在了解课程设置的同时,感受中国人的精神智慧。
其实柏林少林寺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展现中国精神文化、战胜困难的历史。柏林少林寺方丈释永传介绍,成立之初,少林寺由德方投资,后因经营理念差异,德方于2005年突然撤资,使得学员在一夜之间失去了练功之地。少林寺师傅以极强的凝聚力和责任心,克服重重困难,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寺舍改址重塑。“虽然理念不同,但还是很感谢德方的付出,让中国少林文化在德国落地生花,惠泽众生。”
释永传表示,少林文化属于世界。柏林少林寺成立的初衷不只是简单推广少林功夫,而是通过少林功夫推广中国文化。少林文化讲究禅武合一,修身养性。很多人通过中国功夫,了解中医、中国文化,并在其影响下到中国留学。
德国小伙无名便是其中之一。该小伙的中文名“无名”出自释永传建议,是取道教文化而来。因对中国和中医的浓厚兴趣,他于2015年考入河南中医药大学,正式开启了中医学习之路。
如今,说着一口地道河南话的他,经常在中国社交媒体分享自己学习与生活的感悟,吸引了不少网友关注。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来要拍一些高质量的中英双语短视频,在国内外平台介绍中医和其背后的中国哲学,让外国人了解中医魅力。
自成立以来,如今已有数千名学员在柏林少林寺学习过,有小孩,也有老人,不仅来自柏林,也来自德国其他城市甚至周边国家。不同年龄、国籍、种族、肤色的学员,都能从柏林少林寺获得相同的中国文化体验。
图为7月13日,学员在少林寺师傅指导下练功。 中新社记者 马秀秀 摄
保加利亚人尼古拉·马泰夫(Nikolay Matev)在柏林生活了20余年,后来回到保加利亚。如今每次到柏林,他都会来少林寺学习气功等课程。他告诉记者,柏林少林寺可以让他获得内在的力量与宁静,这对今天的人们而言尤其重要。
为加深学员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柏林少林寺会定期为学员提供实地到访中国的机会。今年10月,释永传将组织学员到嵩山少林寺修炼,然后到北京、西安等地领略中国故宫、长城、兵马俑等名胜古迹,了解中国历史人文故事。
因工作原因,施瓦伊格计划明年前往中国。她表示,中国文化是如此美丽,她也非常喜爱中国饮食。希望届时能够在中国多待一些时间,丰富不同体验。(完)